近日,美国《新闻周刊》披露了一则令人瞩目的消息:乌克兰正在批量制造代号为“特列姆比塔”的全新巡航导弹。这款导弹因其独特的威慑力,被戏称为“莫斯科快递”。据消息人士透露,乌军计划利用这款导弹,对俄罗斯首都莫斯科等地区实施重点打击。这一消息无疑为已经持续数年的乌克兰战争增添了新的变数。乌克兰总统泽连斯基在推动国防工业升级方面展现出了坚定的决心。在他的要求下,乌克兰军工企业正开足马力,全新升级包括“特列姆比塔”在内的6款国产导弹。外界普遍盛传,2025年将是乌克兰战争中最为关键的一年,双方极有可能在该年度实现停火。然而,这一停火的前提是,其中一方需在战争中被彻底打崩溃后做出妥协。乌克兰显然希望通过导弹力量的增强,来迫使俄罗斯做出让步,甚至是接受其提出的停战条件。“特列姆比塔”导弹:低成本与高威胁并存“特列姆比塔”巡航导弹的制造成本极低,仅需1万多美元单价。这一低廉的价格也导致了其性能上的某些局限,例如它采用的是二战时期德国V-1导弹所采用的脉冲喷气发动机。普通版的“特列姆比塔”导弹射程仅有200公里,而增强型导弹则可以达到650公里射程,足以对莫斯科等地构成实质性威胁。尽管这款导弹在技术上显得相对简陋,甚至燃料都只是一般的汽油,控制系统也只能保障导弹的基本发射功能,但在其低廉成本的加持下,乌克兰可以大量生产并实现饱和打击。这种饱和打击策略,让俄军即使拥有先进的防空系统,也面临着头疼的选择:是用“高射炮打蚊子”进行拦截,还是冒着被混合发射的西方先进导弹和无人机突防的风险?乌克兰的导弹战略:以量取胜,迫使俄罗斯妥协军事专家指出,“特列姆比塔”导弹的外形轻巧,使得俄军的探测和拦截难度大幅度增加。俄罗斯纵深部署了大量军事基地、能源仓库等关键设施,一旦乌军导弹命中这些设施的核心部位,将引发连锁爆炸,导致俄罗斯遭受巨大损失。乌克兰军队在之前的作战中,已经利用无人机对俄军空军基地、弹药库和能源设施实施了有效打击,积累了宝贵的经验。如今,批量生产廉价导弹,正是乌克兰希望对俄罗斯本土目标放开手脚进行打击的战略体现。分析人士认为,俄罗斯作为资源出口型大国,其能源经济是战争输血的重要来源。一旦这一财源遭到打击,俄军的战争能力将大幅度削弱。俄罗斯防空系统面临严峻考验据消息人士透露,乌克兰计划在2025年造出3000枚“特列姆比塔”巡航导弹,并拥有超过3万架远程自杀式无人机。这一数字对于俄罗斯的防空系统来说,无疑是一个巨大的挑战。此前,俄罗斯媒体曾报道俄军防空导弹的数量大概是美军的3倍多一点,而美国一年仅能制造1000枚左右。按此数据推算,俄罗斯的防空导弹年产量不会超过4000枚。面对乌克兰即将投入战场的3000枚巡航导弹和超过3万架远程无人机,俄罗斯拿什么来防御成为了一个大问题。俄军的S-300和S-400防空导弹系统虽然先进,但导弹单价高达100万美元左右。如果用来拦截单价仅1万美元的乌军巡航导弹,无疑是一种巨大的资源浪费。而且,俄罗斯需要在上千公里的边境线上,对乌军如此众多的来袭目标进行拦截,即便把铠甲、道尔等近程防空系统全部用上,本土防线依然可能出现漏洞。对于此事件,你有什么想说的?欢迎大家点赞评论加关注。注:文中插图来自网络,如有侵权联系删除。
特别声明:以上内容(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)为自媒体平台“号”用户上传并发布,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。